清明节前夕,笔者走访了解到,通过网上云祭扫平台寄托哀思缅怀先人,成为人们的新选择。据绵竹市民政局统计,3月11日至4月3日,共有400余人次进行网上祭扫。
姚荣杰是达州人,大学毕业不久的他,刚刚到德阳昊华清平磷矿有限公司工作,由于离家较远,今年清明节不能回到家乡扫墓,于是他通过网络祭扫的方式表达对已故亲人的哀思。他申请了网上纪念馆,填写了亲人的个人信息后,进行拜祭、献花、发送祝福语等,隔着手机屏幕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以前每年清明节我都会和家人一起去扫墓,今年第一次体验线上祭扫,我觉得非常新颖,里面的祭扫内容也比较丰富,基本上符合我的需求。”姚荣杰告诉笔者,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祭扫,都能寄托对已故亲人的哀思。
“外公外婆,一路走好,永远怀念你们!”市民林兴旺在绵竹城东新区一家单位工作,由于前段时间外出学习错过了清明节前家庭祭祀活动,便通过网络祭奠平台,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思念。他说,这种方式不但非常便捷,而且能表达自己对已故长辈的思念,同时非常绿色环保,希望更多人参与到网络祭扫中。
“清明云祭扫,鲜花表哀思。我们大力倡导线上和线下祭祀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宣传引导基层群众登录省民政厅开发的‘仁孝四川绿色祭奠’微信小程序,通过线上祭祀的方式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哀思。”据绵竹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减轻殡葬服务机构因为人流量聚集带来的压力,也能更好地解决群众不能到现场参加祭祀活动的困扰,满足大家多样化的祭祀需求。
近年来,绵竹市大力倡导网络祭扫、鲜花祭扫、踏青遥祭、植树缅怀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积极组织集体共祭、社区公祭、家庭追思等现代追思活动,弘扬慎终追远等优秀传统殡葬文化,引导市民把对逝者的缅怀从注重物质载体转移到以精神传承为主上来。(罗天琪)